物理降阻剂是用非电解质的碳素粉末作导电材料,排除了具有腐蚀性质的电解质,其导电性不受酸、碱、盐、高低温及干湿度所限;因碳素导电物不溶于水,因此金属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;浆液与土壤是有限混渗,凝固后不会因地下水位下降、天气干旱、雨水季节而流失。
原理和作用
物理降阻剂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,使用于接地体和土壤之间,一方面能够与金属接地体紧密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;另一方面能向周围土壤渗透,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,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,能使接地体周围的土壤长期保持湿润状态。凝固后的降阻剂呈弱碱性,结构紧密,对接地体有防腐蚀保护作用。
性能特点
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;防腐性能好,使用寿命长;减少工作量,尤其可用水平接地体代替难以施工的垂直接地体(在山区及岩石地区等);使用方便,可解决施工场地受局限的困难。
使用方法
按接地设计要求,挖好水平接地沟和垂直接地孔。
1.降阻剂与水按3:2的比例在容器内搅拌成糊状。
2.将搅拌好的降阻剂敷设于水平接地沟(或垂直接地孔)内,再填满细土。
3.降阻剂敷设16-24小时后封土,再浇水并夯实。
4.在缺水地区使用时,可将粉状降阻剂直接置于接地体及四周(其用量大于一般用量的30%左右),再填满细土并夯实。
注意事项
1.搅拌降阻剂时要戴乳胶手套,如粉末溅到手、脸、眼上时可用清水洗净。
2.降阻剂要严防受潮,须储存在不受雨淋的干燥处。
降阻剂的经济用量应视不同的土质而定,在接地体上的敷设厚度应在8-25cm之间,为方便计算,推荐用量如下表:
土壤电阻率Ω.m | ρ ≤ 500 | 500 < ρ ≤ 1000 | 1000 < ρ ≤ 2000 | ρ > 2000 | |
降阻剂的用量(kg/m) | 水平接地体 | 10 - 15 | 15 - 30 | 30 - 45 | > 45 |
垂直接地体 | 12 - 16 | 16 - 32 | 32 - 47 | > 47 |